- 在大理混了三個晚上....運氣怎麼那樣好,剛好遇到了火把節~
雖然火把節的名氣挺響的,但事實上我根本不知道火把節是在搞什麼東西的,但是想說去湊湊熱鬧也好啊......
在維基百科上找到的火把節資料如下:
「火把節,是雲南少數民族(例如彝族、白族)的一個重要傳統節日。節期一般是農曆的六月二十五,也有在六月二十四過節的。
傳說在南詔時期,蒙舍詔皮邏閣想吞併其他五詔而密設松明樓于大理城西,然後以祭祀知名邀請五詔詔主赴宴。鄧賧詔皮邏登的妻子白潔夫人聰明絕頂,早就猜到皮邏閣的陰謀而勸阻丈夫不要赴宴。結果皮邏登執意不聽,被燒死在松明樓,白潔夫人根據她給丈夫帶的鐵鐲而辨認出皮邏登的屍體。後來皮邏閣想霸佔白潔夫人為妻,白潔夫人在為丈夫守孝一百天之後,跳入洱海自盡。當地民眾為了紀念白潔夫人,把每年農曆六月二十五定為火把節,流傳至今。
劍川白族的風俗是由村裡當年生了兒子的家庭主持,首先合力去山上砍一棵松樹做火把桿,然後向全村人搜集柴火綁成一個高15米左右的大火把。這些家庭還要挨家挨戶的給老人敬酒,給小孩喝自製的糖水。傍晚時分,全村人需要合力把火把豎起來,火把頂部會掛上很多櫻桃等果實,豎火把的時候,小孩子以搶這些小果子為樂。天黑之後點燃火把,村民紛紛聚集到火把邊上聊家常。小孩子則用自製的松明「火藥」,手拿秸稈火把互相「攻擊」(白族話為「取」)。因為這是一個富裕紅火的象徵,老人都會主動讓小孩「取」自己幾把。秸稈火把由每家主動提供,小孩子們隨意拿取。大火把上掉下來的木炭被視為吉祥之物,一般每家都會拿幾塊回家綁在豬圈上,能保佑該家「五穀豐登,六畜興旺」。在火把的最頂端會綁一個彩色的小男孩紙偶。只有在火把節的第二天,村民們才可以把這個小紙偶打下來拿回家,小紙偶可以保佑生兒子。」
只怪自己沒有先做好功課,才會在當天....無辜地被狠狠攻擊~~
下圖是下午五點時的大理古城街頭....看起還沒什麼異樣~~

我喜歡大理的原因之一....就是處處有流水~~
這間姐妹店是某本旅遊書上講到的店.....至於這間店是在做什麼的呢???猜一猜吧...........
街上拿著火把的小孩.........原來火把是長這個樣子啊~~
很多店家前面也都會立上火把....且看起來大很多,上面還有掛著很多水果~~
看到一隻看起來怪怪,但是也有點可愛的狗.....
當地人說,這種狗都是兩種純種狗混種而成的......看不出來是哪兩種狗??
古城裡的老房子,我真是喜歡屋頂上長出來的雜草.....這表示它真的是老房子
為了等火把節開始(七點開始),所以隨意在古城裡亂走.......來到了以前沒來過的洱海門.....
雖然看得出來,不是真的古城門.......但是蓋得也蠻壯觀的.....
又遇到一隻看起來怪怪的狗..........
真是喜歡古城小巷的感覺....隱約中還可以看到後面的蒼山~
對了,最重要是人不多....請想像麗江塞滿人頭的小巷
老房子改裝成的印度餐廳~~
時間快到了,於是趕緊走回主街上........街上已經有小販開始賣火把了~~
吸引了很多觀光客來參加.........哇~~長腿美女.........
這株火把很高........上面掛的水果也很多樣~~
夜色漸漸深了,開始有人點火把了.......
整個古城被火把點綴的熱鬧非凡.......天都還沒暗呢~~
這時候的我,還傻傻地以為......火把節就是這樣而已嘛~~
先看一下這段還算溫和的影片..............